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深圳湾?

雷晓寒 城PLUS 2021-07-07




地形半封闭

深圳湾是一个“温柔内敛”的河口海湾


图源:Google Earth


深圳湾是一个半封闭感潮海湾。受地理条件影响,水动力交换较弱,这里少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是一个“温柔内敛”的海湾。

 


深圳湾是典型的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


深圳湾和伶仃洋直接相连,同时具有河口和海湾的特征。深圳湾区水深在0-5米之间,根据《国际湿地公约》)中所述:湿地为无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可以将深圳湾归为一个典型的海湾湿地生态系统。


图源:image.baidu.com


由于同时接受着来自珠江口外围及深圳河、大沙河及元朗河等湾内河流的泥沙和淡水输送,每年通过这三条河流搬运的总输沙量约为8.38x10吨,泥沙赋予了深圳湾淤泥质海湾的属性[1]。



淤泥质海湾最大的特征是退潮后较大面积的淤泥质潮滩。相较于沙滩,淤泥质潮滩的泥沙颗粒较细,坡度平缓。随着潮涨潮落,潮滩间歇性地被海水淹没。由于填海造陆占用了大部分的潮滩潮上带和部分潮间带,深圳湾现存的潮滩主要为潮间带和潮下带。


河流与潮流为潮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泥、沙、碎屑和营养物,这里生活着众多的鱼、虾、蟹、贝,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螃蟹和鸟类总是能抓住退潮后潮滩裸露的机会,大快朵颐。淤泥质潮滩还发育着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是一种稀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种子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了才会脱离母株继续发育生长。恰似潮滩动物的乌托邦。




深圳湾是鸟类天堂

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咸淡水交汇赋予深圳湾独特的生境。湾内现有两处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地,分别是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及与其一水之隔的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其中,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则于1995年被列为《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


©深圳新闻网


独特的生境使之成为越冬水鸟和迁飞候鸟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冬季停留在这里的水鸟约为55000只,全年水鸟数目逾10万只。在此栖息的300余种鸟类中有23种属全球濒危物种,另有21种栖息数量超过东亚地区的1%以上[2]。


数据来源参见[3]


每年1月,如果你在深圳湾散步时恰巧看到有人盯着面前的单筒望远镜,不时按动手中的计数器,那么你可能幸运的目击了当年的黑脸琵鹭全球普查的工作。黑脸琵鹭的观测计数始于1990年代初期,由香港观鸟协会发起。这项工作每年就进行3天,这3天里专业鸟友、保育者、鸟类学家都会走进亚洲东部的沿海湿地,记录亲眼看到的黑脸琵鹭数量,这些数据汇总后,就得到了黑脸琵鹭的全球种群数量[4]。计数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深圳湾和越南红河口的大潮日。能够用这样古老的方式统计,也因为他们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小青脚鹬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 


2020年的全球同步普查已经结束,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单日最多可录得35只,不久后香港观鸟协会便会发布普查数据,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经过黑脸琵鹭分布区所有的国家和组织的努力,黑脸琵鹭从过去20多年全球300只不到,到现在的4463只(2019年普查数据)。让黑脸琵鹭有机会在IUCN(世界自然保育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由「濒危」降至「易危」。


2019全球同步普查期间黑脸琵鹭分布地图


深圳湾是深圳的“海湾中心”


深圳共有四个主要海湾,它们的特色各异、个性鲜明:


大亚湾生物资源丰富,是深圳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科研的重点区域。



大鹏湾人文活动鼎盛,大鹏半岛致力于建设世界级的滨海生态旅游岛。



大铲湾位于珠江出海口,这里是前海中心区、深圳航空港所在地,是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性地区。



深圳湾是深圳现在与未来的城市核心区。深圳城市的一些最核心的功能、最密集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聚集在深圳湾周围。





深圳湾是一个外貌剧变、生态脆弱的海湾


受半封闭式的自然地理条件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深圳湾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深圳市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填海造地,使得深圳湾水动力条件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影响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能力。


》深圳湾海岸变迁示意图


图源:《中国伶仃湾近期地貌变化与珠三角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图源:城PLUS根据USGS/NASA底图合成

 

此外,高强度的陆域污染负荷也增加了湾区生态系统压力。据多年深圳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深圳湾水域通常属劣于第四类海水标准(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且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数据来源:深圳总规专题(勘误:深圳湾中属于西部海域)

 


深圳湾是深圳人最喜爱的海岸公园


200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改变过往“海景用地开发-售卖”的滨海开发模式,提出建设“15公里滨海休闲带”,将深圳湾塑造成城市的公共海湾。


15公里滨海休闲带,也就是今天的深圳湾公园
©深圳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湾公园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护深圳湾地区的脆弱生态,初期即通过建立大尺度的物理水工模型,来模拟人工岸线填筑形态和规模对于湾区水流的影响。


水工模型图


具体设计中,邀请深圳市观鸟协会一同讨论整体深圳湾公园的格局分布与功能组织,保留大片自然滩涂岸线供底栖动植物生长和鸟类觅食。


深圳湾鸟类觅食

图源:image.baidu.com


公园设计和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沿海岸人工种植红树,改善河口环境、提供鸟类栖息地。这些年来,人工种植红树林的计划获得了成功。


深圳湾人工红树林  ©深圳新闻网


康德说:“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深圳湾提供给市民和访客们亲近海洋、接触自然和放松身心的场所,被市民评选为“最喜爱的海景公园”。深圳人在这喜爱之地,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观察自然、关爱自然的品性与善意。


©深圳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湾是深圳海洋生态修复的范例


对深圳湾的热爱促成了深圳人保护湾区生态的行动。深圳在2014年设置深圳湾禁渔区,禁止一切养殖、捕捞行为,并通过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网络,更有效地保护深圳湾海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禁渔之后的深圳湾,鱼类有了更多繁衍的空间,也让水鸟有了食物保障,甚至出现了“万鱼翻腾”、“万鸟齐飞”的奇景。



据观测,觅食者中,甚至不乏大量来自于香港米埔湿地的鸟儿们。深圳湾的保护措施,改善了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


图源:image.baidu.com


最令深圳人自豪的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国家赋予深圳“可持续发展先锋”的定位与使命,嘱托深圳要“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深圳湾:面临人与鸟类“双高需求”的两难处境


不难发现,深圳湾是鸟类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硕果仅存的栖息地之一,同时它又被深圳城市核心区环抱,是被人类重点利用的湾区。因此,“如何平衡资源”成为深圳湾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以“深圳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中英文文献共计560篇,且研究热度逐年升高。主要议题主要针对深圳湾的研究主题有红树林、海洋生物群落、富营养化、污染物、围填海等[5-9]。


疏浚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水利、水运及环境等领域的学者也对航道疏浚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以及如何降低其影响,进行了研究[9-13]。一般认为疏浚施工的主要影响为悬浮泥沙带来的水质降低、水生生物损失、地形与水动力条件改变等[13]。但实际产生的影响可能远多于此。表现出大家对海洋疏浚工程越来越谨慎的态度。全面地评估工程所带来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程手段,采用有效的降低环境影响的对策,将是未来疏浚工程开展前应作的功课。


图源:image.baidu.com



航道疏浚应警惕食物链受损


生态系统食物链之间可以相互交错相联,形成复杂的网状关系。拥有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深圳湾食物网示意图


我们不妨以深圳湾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一条食物链(底栖植物-植食性底栖动物-弹涂鱼-池鹭-普通鵟)为例,简要疏浚工程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影响:


| 首先,疏浚工程破坏作业区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底泥,导致植食性底栖动物和它们的食物直接死亡。


| 其次,疏浚产生悬浮颗粒物会降低水体透明度,阻碍了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存。而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与底层杂食性鱼类的生长有极大的关系。个体竞争加上食物的不足,可能导致弹涂鱼数量下降,而处于更高营养级的池鹭和普通鵟也不得不面临饿肚子的危险。


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更容易被我们所关注,位于深圳湾食物链顶端的一般是琵嘴鸭、白鹭、普通鸬鹚等鸟类,一旦食物链受损它们是整个链条中最终的受害者,数量和种群恢复也远比低营养级的生物更艰难。

 

这只是对单一食物链的假设,真实的情况远比我们所想的复杂。影响高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可能并非是低营养级的生物,食物网的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可以一定程度缓冲几种生物减少带来的冲击。但食物网中的“关键物种”很可能越过捕食关系,通过多米诺效应对其他物种产生重大的间接影响[14]。


图源:image.baidu.com



辨识重金属等沉积物生态环境风险


航道疏浚中,一般认为的主要直接影响主要为疏浚挖泥等工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物及海底地形的破坏。但不应忽视的是泥疏浚造成的底泥再悬浮过程中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释放问题,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


航道疏浚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活动将引起湾底沉积物的再悬浮现象。再悬浮使得原本处于还原态的沉积物暴露于有氧环境,影响处于平衡态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分配,加大沉积物中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重新进入上覆水体的可能[15,16]。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随着食物链逐步在生物体内富集,进一步加剧湾区的生态风险。


此外,除施工本身因人工扰动产生的沉积物再悬浮带来的污染物再释放外,因疏浚工程改变海底地形后,波浪和涨落潮剪切力的改变使得沉积物再悬浮释放也是可能的污染来源之一。


疏浚工程产生的沉积物再悬浮释放的生态环境影响示意

 


谋求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协调


深圳湾约60%属于深圳管辖,40%海域属于香港政府管辖。在分界线香港一侧,绵延着2公里的生蚝养殖区,废弃的蚝排顺着潮流会漂向深圳湾腹地,而深圳的塑料瓶也会随着退潮漂向香港:深港生态是连为一体的。


图源:image.baidu.com


长远地看,深圳湾作为一个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在面对其保护与利用问题上,应当建立一个多地、跨部门、多领域的机构来实施统一管理,为未来的深圳湾保护与利用保驾护航。



深圳湾,是生态文明的海湾


在农业文明时代,深圳湾曾以它宁静富饶的栖息环境,为万物和人类提供了持续的资源。


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以破坏深圳湾生态为不可避免的代价,极速获取了土地和发展,建成了一个滨海超级都市。


在生态文明时代,深圳正积极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以及身后的整个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强者”。—— 在这个时代的黎明破晓时分,面对自然、面对整个世界,“我们还能够获取些什么” 终究仍是贫乏者思维;深圳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可以庇护些什么?”


©深圳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相关阅读:

南兆旭:这里是深圳

南兆旭 | 深圳百年

建设韧性城市,是城市防疫的最佳方案



作者 | 雷晓寒

中规院深圳分院市政规划交通所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初涉生态环境领域的规划研究工作,入职以来主要参与《呼和浩特市生态系统专项规划》、《雅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后海村城市更新单元生态修复专项研究》、《青岛海洋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综合规划-陆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等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静.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2] www.ramsar.org

[3]林石狮,田穗兴,王英永,昝启杰.2007~2011年深圳湾鸟类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变化[J].湿地科学,2017,15(02):163-172. 

[4] https://www.guokr.com/post/818358/focus/1813319866/

[5]胡涛. 深圳湾红树林健康评价与结构调控后自然恢复状况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6.
[6] 谭文娟,曾佳丽,李晨岚,等.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06):859-865.
[7] 郑明凤,陈斯典,秦华鹏,等.降雨径流污染对深圳湾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09):133-138.
[8] 李威,邝璐,刘宇航,等.深圳湾海域水环境治理现状及展望[J].中国给水排水,2016,32(18):29-31.
[9] 倪晋仁,秦华鹏.填海工程对潮间带湿地生境损失的影响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03(03):345-349.
[10]郭珊,杨卫军,黄伟杰,等.疏浚悬浮物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36(04):58-61.
[11] 董鹏,费岳军,何东海,等.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种间竞争的影响[J].海洋学研究,2016,34(01):52-60.
[12] 田慧娟,刘吉堂,吕海滨,等.海洋疏浚物对连云港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03):414-421.
[13] 董伟. 港口疏浚施工方案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5.
[14] 肖恩·B·卡罗尔.生命的法则[M].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2018
[15] 张皓清,贾永刚,荆少东,等.波浪作用下沉积物中重金属Cu释放规律研究[J].海洋科学,2019,43(09):64-71.
[16] 俞慎,历红波.沉积物再悬浮-重金属释放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07):1724-1731.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